據故老相傳,清朝年間大甲人十二年一度往湄州進香,即以這尊「三媽」擔綱前往,因此百姓戲稱為「三媽愛人扛」。 日治時代中葉,本宮開始前往北港進香,初以四媽為正爐主媽擔綱 ...
歷史 相傳1730年(清雍正八年),自中國大陸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全家移民來台,途經大安港至大甲堡定居謀生,並向湄洲媽祖祖廟恭請一尊天上聖母神像(現今清雍正年的開
大甲鎮瀾宮,俗稱大甲媽祖廟,是一座位於臺灣臺中市大甲區大甲里的媽祖廟。該廟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代表廟宇之一,尤其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更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受矚目的
2.建廟沿革相傳清雍正八年(西元一七三O年)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,自湄洲天后祖廟奉請天上聖母來台,途經本地定居謀生,當時移民篤信湄洲媽祖,紛紛前來參拜,聖蹟靈驗,
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,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。後因香火鼎盛,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區大甲里興建小祠,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「天
大甲區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,主要是為了增添神像的靈氣。每次進香的人數之龐大,規模之壯觀,受到海內外的學術界和大眾傳播界的重視與研究。
「大甲媽祖遶境」可追溯到清朝時期,約每12年舉辦一次由大安港或溫寮港駛往湄洲朝天閣進香。直至日治時期,日本政府嚴禁台海兩岸往來,湄洲進香活動便於此時